古树名木叙述“岁月的故事”

liukang202416小时前吃瓜热门1163
3月15日起,国务院公布的《古树名木维护法令》正式实施,这关于维护古树名木有着活跃的效果。依照市规划和天然资源局计算,我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,全市挂号建档的古树名木达9728株,其间散生古树名木4700株,500年以上树龄国家一级古树456株、300年至499年国家二级古树747株、100年至299年国家三级古树3471株和名木26株。还有古树群55处5767株。在这些古树一圈复一圈的年轮里,藏着很多“岁月的故事”。
晋祠周柏
树种:侧柏
地址:晋祠博物馆圣母殿苗裔堂前北侧
树龄:约3000年
苗裔堂俗称“奶奶庙”,也叫“后代殿”,是旧时大众请求生子、连续香火的当地。堂前周柏,树高18米,树身粗大,向南歪斜,被另一株古柏所支撑,树叶披覆在圣母殿顶。因该树老干虬枝、形如乌龙,故又称“卧龙柏”。悠悠千年,周柏引来许多文人墨客的赞誉和夸奖,历代歌颂者甚多。宋代闻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“地灵草木得余润,郁郁古柏含苍烟”来赞许它。清代闻名书法家、书画家、医学家傅山,曾以“晋源之柏第一章”的题词来描述它。一朝一夕,周柏与难老泉、宋塑侍女像合称为“晋祠三绝”,成为晋祠最让人有回味地步的旅行景象,来到晋祠旅行的人,大多要与之合影。
狄村唐槐
树种:国槐
地址:狄仁杰文明公园
树龄:1300余年
据太原最早的《阳曲县志》记载,该古槐为唐朝名相狄仁杰之母亲手栽培,又称“狄母手植槐”。相传狄仁杰小的时分,寓居的当地有几户泼皮无赖,母亲忧虑他染上不良习惯,便举家搬家到现在的狄村,每日书声琅琅,邻里亲善。狄母感叹地说:“有道是千金买邻、居必择邻,这儿才是合适寓居的当地。”所以便在狄村久居下来,并亲手种下了一株槐树,作为迁居的寄予和祥瑞的标志。或许是心诚则灵,该株古槐直至今天仍然枝繁叶茂、身强体壮。
晋祠“银杏王”
树种:银杏
地址:晋祠博物馆王琼祠前
树龄:约500年
祠前古银杏树两株,左雌右雄,树干十围,树高20米以上,柯枝茂盛,形同华盖。传说此银杏树为明代重臣王琼手植,是太原现存树龄最大的银杏树。金秋时节,“满地翻黄银杏叶,忽惊天地告成功”,累累银杏灿若金果。《晋祠志·祠宇》记载:“王恭襄公祠,明世宗嘉靖末创立……阶下银杏两株,左雌右雄,浓阴宏深,不殊华盖。树前晋水南流,如横玉带,跨桥曰‘仰止’。”
老寿星“龙松”
树种:油松
地址:尖草坪区马头水村
树龄:约3300年至3700年
坐落尖草坪区马头水村山巅海拔1300米的古油松,高近30米,树围超5米,因枝干回旋扭转,状如苍龙,被当地人称为“龙松”。不仅如此,绕树细看,高矮参差之间,似有十二生肖潜形,是我市现有古油松中姿势最多样者,极具观赏性。当地相传,抗战时期,日军曾凿干为阶,作为瞭望塔。后视其有旺龙城之兆,遂放火燃烧,不料天降大雨而灭。村民认为神助,乃于树下设台供奉。2022年,太原市绿委安排专家会诊、探根检测树龄,并经过改进登时环境、根部复壮、树体修正、有害生物防治、设备石材围栏、设备避雷设备等办法,对龙松进行全面维护,使之勃发生气勃勃。
“天龙八景”蟠龙松
树种:油松
地址:天龙山圣寿寺门前右侧
树龄:约1500年
圣寿寺始建于北齐年间,本名天龙寺,宋代更名“寿圣寺”,清代改为现名。蟠龙松坐落天龙山圣寿寺门前右侧,势如游龙、形似华盖,树高仅3米,延展面积却有近300平方米,古当地人称之为“盘龙松”,为“天龙八景”之一的“虬柏蟠空”,被誉为“中华第一奇松”。
此外,像白云寺大雄宝殿东南侧的白皮松、龙山昊天观大门外的侧柏、崛围山多福寺外的侧柏、营盘街张家巷小游园内的国槐、东社大街王家庄村古槐公园的国槐、永祚寺内的牡丹“紫霞仙”等,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和传说,极具前史、文明、生态价值。近年来,我市高度重视维护古树名木,广阔市民活跃参与维护举动,让身边的古树名木“老有所依”“病有所治”,守护好宝贵的天然前史遗产,留住城市夸姣前史回忆。记者 刘晓亮 太原日报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竹内亮:了解我国 才能把我国人的故事讲得更好

2011年,日本导演竹内亮为NHK电视台拍照了纪录片《长江天地大纪行》。十年前,他压服妻子,一同回到妻子的老家南京久居。十年来,竹内亮既是导演又是自媒体博主,先后执导《南京抗疫现场》《好久不见,武汉》...
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