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本报记者 丁雅栀
在美国和英国联合对也门境内的胡塞装备方针发起空袭后,美国于当地时刻12日晚至13日清晨又独自对胡塞装备发起第二轮冲击,以此“反击”胡塞装备自上一年11月19日以来对红海南部和亚丁湾商船连续发起的突击。红海形势不断晋级,多家国际航运公司康复红海飞行的方案则一拖再拖,人们对全球供应链不安稳以及区域抵触外溢的忧虑日益加重。为何一条细长的水道受阻能对全球航运、经济乃至安全形势发生如此大的冲击?像这样的“咽喉要道”全球还有几处?假如未来呈现相似危机,咱们又该怎么应对呢?
红海形势或许蔓延到霍尔木兹海峡和更广泛的中东区域
“苏伊士运河1月上旬收入锐减。”埃及苏伊士运河办理局11日这样标明。苏伊士运河通行费是埃及重要外汇来历之一,而本年1月1日至11日,有544艘船经过苏伊士运河,同比削减30%,美元收入同比削减40%。据英国《卫报》13日报导,经济协作与开展安排(OECD)前首席经济学家卢埃林猜测称,红海形势或许会蔓延到霍尔木兹海峡(坐落伊朗和阿曼之间,是衔接中东产油国和全球多个重要石油商场的海峡——编者注)和更广泛的中东区域。
从地理方位上来看,红海坐落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,北经苏伊士运河衔接地中海,南经曼德海峡连通亚丁湾,把守亚、非、欧的交通要道。长达192公里的苏伊士运河更是亚洲和欧洲之间最快捷的航线,据《卫报》报导,每年约有1.9万艘船舶经过苏伊士运河。美国《交际政策》杂志称,红海是国际上最重要的交易走廊和动力运送通道之一,处理全球约12%的货品运送和近1/3的集装箱交易。石油、天然气、化工产品、金属矿石、粮食等产品都经过该航道进行运送。英国从事动力数据剖析的沃泰克萨公司的数据显现,2023年上半年,每天有约920万桶石油经过苏伊士运河,约占全球需求的9%。
胡塞装备在红海海域一再袭船后,国际航运巨子丹麦马士基航运集团、德国赫伯罗特公司等多家企业宣告暂停红海航线,转而绕行非洲南端好望角,挑选飞行时刻更长、本钱更高的航程。由于运送本钱添加,这些企业均宣告上调运费,上涨的本钱经过商场传导给顾客,然后为全球经济运转带来危险。作为供应链中的要害环节,集装箱缺少的问题也越发凸显,疫情期间“一箱难求”的忧虑再度呈现。航运咨询组织Vespucci Maritime的数据显现,在我国新年之前,抵达亚洲港口的集装箱箱量将比以往削减78万TEU(20英尺规范集装箱的国际单位)。近期,部分亚洲—欧洲航线上的集装箱价格已飙升近600%。但是马士基方面近来称,红海复航或许还需要数月时刻才干完成。
此外,红海危机也是一场地缘政治角力。我国军事专家张学峰以为,胡塞装备将对红海海域的操控视为重要的政治战略武器,期望从必定程度上约束以色列经济开展,这关于胡塞装备来说,是个相对简略的遏止以色列的方法。
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标明,红海沿岸国家包含埃及、苏丹、沙特等重要国家,它们之间的地缘政治联系对整个区域的安稳和开展具有重要影响。红海危机既是巴以抵触外溢的体现,也包含胡塞装备背面的也门政治过渡的问题,与沙特和伊朗间堆集的地缘政治与宗教意识形态对立也有关。种种问题交错进一步使得形势复杂化。
不同国家对航道的影响力有差异
一条细长的水道受阻便能对区域安全形势、全球航运发生如此大的冲击,全球还有多少处这样的“咽喉要道”呢?
据卡塔尔《新阿拉伯人报》报导,马六甲海峡坐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,衔接印度洋和南海,是东西方交易的首要通道之一,对东亚国家的进出口至关重要,特别是我国。由于其战略方位的重要性,马六甲海峡曾多次成为国际抵触的焦点。再比方霍尔木兹海峡,美国动力情报署的数据显现,该海峡是国际上最重要的石油“咽喉要道”,霍尔木兹海峡2022年的石油流通量平均为每天2100万桶,相当于全球石油消耗量的21%,它的安全问题关于我国、日本、印度等石油进口大国来说尤为要害。
黎巴嫩“事情”电视台报导称,要害海上通道的安全问题或许触及地缘政治、军事抵触、恐怖主义、自然灾害等多方面要素,这些都有或许导致交易中止、动力缺少和经济不安稳。2018年,由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、封闭伊朗石油出口,伊朗伊斯兰革新卫队就曾扬言封闭霍尔木兹海峡。3年前的苏伊士运河“塞船”事情也曾为全球供应链脆弱性敲响警钟。在红海危机前不久,英国广播公司(BBC)报导称,巴拿马运河正阅历着一场70年来稀有的严峻旱情,高温干旱导致的低水位大大降低了运河的通行量。有剖析称,两大重要运河相继受阻使全球供应链在2024年面对困扰,或许迫使各国和各企业从头制作几十年来构建的全球交易地图。
近年来,跟着全球地缘政治竞赛与抵触危险加重,获取要害动力、矿藏和技能组件的国际海运通道能否坚持疏通“充溢不确认性”。荷兰海牙战略研究中心上一年11月宣布题为《地缘政治剧烈竞赛年代的供应安全与海上安全》的陈述称,霍尔木兹海峡、马六甲海峡、望加锡海峡、台湾海峡、朝鲜海峡、吕宋海峡、翁白海峡、苏伊士运河、曼德海峡等多处海上“咽喉要道”正深刻影响全球要害供应链安全。
陈述标明,现在全球60%的石油交易经过海运进行,其间大部分发生在波斯湾和西非出产国与欧洲、亚太和美洲消费国之间,首要途经霍尔木兹海峡、马六甲海峡等7个“咽喉要道”。若马六甲海峡无法通行,巽他海峡与龙目海峡为较近代替挑选,但前者水浅导致大型油轮难以通行,后者又缺少必要港口设备。若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闭,则更是几乎没有改线的或许。
至于钴、硅等要害矿藏,陈述称其对现行海运道路的依托仍将持续数十年,这些要害矿藏运送经过的首要“咽喉要道”包含台湾海峡、马六甲海峡、曼德海峡、苏伊士运河等,非必须“咽喉要道”包含莫桑比克海峡和朝鲜海峡。当航线中止时,台湾海峡和吕宋海峡可彼此代替,用于南海和东海之间的交通,但若两海峡均受搅扰,则东亚与欧洲间的航运时刻将添加5至6天。
而在半导体供应链方面,半导体出产所需资料的运送首要经过马六甲海峡、龙目海峡、台湾海峡、朝鲜海峡等。陈述称,跟着半导体供应链的首要参加方开端进行供应链极点本地化,寻觅代替供应商和海运道路益发困难。
那么,现在是谁“操控”着这些“咽喉要道”呢?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在一份陈述中写道,从前史上看,大多数“咽喉要道”都是操控它们的国家的地缘政治战略财物。比方作为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重要通道,直布罗陀海峡长久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1704年,英国在与西班牙的战役中拿下了直布罗陀海峡,并在那里建立了军事要塞,操控着该海峡的交通。二战期间,直布罗陀海峡也曾是英军与德军比赛的战场。
早在1986年2月,美国时任总统里根就标明,苏联具有堵截国际上16个“咽喉要道”的才能而且或许会在抵触中企图封闭这些重要海上通道,然后阻止物资和原资料被运往西方国家。本着“谁操控了海洋,谁就操控了国际”的信条,美国拟定了操控全球16个海上“咽喉”航道(含天然、人工海峡和海湾)的战略,其间大西洋有7条,地中海2条,印度洋2条,亚洲有5条,分别为加勒比海和北美的航道、佛罗里达海峡、斯卡格拉克海峡、卡特加特海峡、好望角航线、巴拿马运河、格陵兰—冰岛—联合王国海峡、直布罗陀海峡、苏伊士运河、霍尔木兹海峡、曼德海峡、马六甲海峡、巽他海峡、望加锡海峡、朝鲜海峡和太平洋上经过阿拉斯加湾的北航线。美国水兵其时着重,美国能够在抵触期间使用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“咽喉要道”将苏联舰队困在其本乡水域。
有剖析以为,跟着现在大国博弈以及俄乌、巴以等热点问题激化,美国在军事上遭到越来越多约束,已很难坚持海上霸权。现在,这些“咽喉要道”大多由独立组织办理,但不同国家对航道的影响力仍然有差异。张学峰标明,一般来说,附近的国家和在当地军事存在较强的国家对航道影响更大。但现在大多数航道都依照国际法通行。到了战时,谁的水兵力气强,谁就或许操控这些航道。
军事专家张军社以为,假如战略通道周边的国家内部安稳,没有战乱,那么平和时期,周边国家对这些“咽喉要道”的影响力更大。一旦进入战时,美国对这些要道的操控力会加强。他说:“美国1986年确认的16个‘咽喉要道’,根本包含了国际重要的海上通道,其战略方针就包含战时对这些航道有所操控,保证供应,从而影响国际经济。由于许多航道的沿岸国家是美国盟友,这些国家在战时会更依托美国的影响力,因而美国对这些航道的操控会加强。”
以平和方法保护海上安全,我国期望与其他国家协作应对要挟
作为国际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,我国的港口货品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国际第一位;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前五大港口中,我国占了3个。全球有超越1/5的大宗海运货品运往我国,还有超越1/5的集装箱运送来自我国。
刘中民以为,热点问题复杂化和地缘政治严重使得一些海上通道的安全危险上升,但不用过火忧虑。一方面,许多情况下,相似红海危机中胡塞装备的行为更多是一种震慑,由于一旦全球海洋通道某个要害环节被中止,全球经济都会受影响。另一方面,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殖民前史,也没有军事扩张的前史,通道沿线国家与我国联系友爱。我国也会持续参加联合国保护海洋通道安全的举动,一起经过交际乃至是军事的方法,增强保护自己海外利益的才能。
在张军社看来,海上通道安全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安稳健康开展有至关重要的含义。虽然军事力气是我国保护海上航道安全的重要后台,但我国不会彻底依托军事力气。他说:“咱们提出全球安全建议,期望经过保护区域和国际的平和安稳来保证海上航道安全。我国没有地缘政治私益,不想用据为己有的方法对海上航道进行排他性的‘操控’,而是期望与航道沿岸国家坚持杰出联系,与其他国家协作应对非传统安全要挟。”▲